1、二手群换汇骗局
外出时,许多小伙伴都加了不少“二手群”,在群里也经常可以找到一些物美价廉的二手好东西。但这类人多且杂的群体,往往也是骗子喜欢出没的地方。
最近,许多小伙伴在网上发帖称,他们遭受了严重的财产损失,因为他们相信小组中的私人外汇信息。
这种骗子经常在群里发消息,声称有急事可以低价换汇,有的甚至说可以面交。但是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了,这些人都是骗子。无论是网上交易还是线下交易,一旦你把钱转过去,你就会被拉黑。
此外,线下交易甚至可能遇到人身安全问题。此外,私下换汇是违法的。小伙伴们千万要注意。
2、私下租房骗局
出国留学的租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有些新朋友觉得自己不熟悉自己的生活,不知道在哪里租房子最划算,于是在网上搜索了“租房转让”。
然而,当一些国际学生与所谓的“租房转让人”交流看房,签订合同并支付费用并准备入住时,他们发现房主还有其他人。这些骗子没有资格租房,导致租金损失。报告提醒国际学生外出租房必须找到正式的中介机构。
3、比特币骗局
作为当今流行的虚拟货币,比特币引起了许多投资者的关注。不少骗子也发现了这一商机,决定“反向入市”。同胞们最近遇到的比特币骗局也在中国驻英大使馆公布,希望小伙伴们引以为戒。购买货币是有风险的,入局要谨慎!
4、电信诈骗
当你一个人在国外的时候,有一天你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警察的电话。他们拿出各种文件和证件,然后说你卷入了一起刑事犯罪,会被引渡回中国判刑。如果你不想被判刑,你需要配合调查。若您愿意将大量资金注入“安全账户”,则可避免被引渡判刑,事后将资金返还给您。这时你会怎么做?
这是一个曾经发生在澳大利亚留学生身上的真实案例。骗子们逐步获得当事人的信任,并利用各种模仿文件、证件、文字等方式骗取当事人的全部积蓄。欺诈者仍然不满意,要求当事人导演和表演被“绑架”,然后向家人要求更多的钱。当事人家属误以为孩子被绑架了,即使再次转入诈骗分子账户,也会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。
巧合的是,去年1月,英国广播公司新闻还报道称,一名英国学生被一名骗取3万英镑的警察骗子骗取了3万英镑。
尽管这笔钱最终还没有找到,但幸好这位被骗的学生,后来在各方的帮助下筹集了好钱,度过了这一难关。
针对最近频繁的欺诈行为,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也发布了特别公告,提醒中国公民,特别是国际学生,提高他们对各种欺诈行为的预防意识,并注意以下事项:
◼杜绝私下换汇,不贪图便利。
通过微信、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联系私人外汇,资金被骗的风险很高。即使“优惠汇率”兑换成功,实际上也有被犯罪集团利用的风险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事洗钱犯罪,可能会受到执法部门的处罚,影响学习、就业和合法居住。
◼避免非正规渠道租房。
通过正式渠道出租房屋,在签订合同付款前仔细核实中介资格、业主资格和房屋情况。
◼防范虚拟货币交易风险。
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具有匿名、难以追踪等特点。虚拟化的货币交易很容易被骗,造成财产损失,同时也有被犯罪集团用来洗钱的危险。
◼谨防电信诈骗。
所有被称为中国驻外使领馆、国内公安机关、快递公司、通信公司等的电话。,内容涉及信件、文件或包裹,表明当事人涉及“洗钱”、如果案件如“走私”,或者以任何名义索取当事人的姓名、地址、家庭情况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,以及转账、汇款等要求,可以确认是电信诈骗,应立即挂断电话。如有疑问,可向中国驻英国使领馆或外交部12308热线求证。
◼如不幸被骗,请尽快向英国当地警方报案,并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,尽快联系我开户银行,要求采取相应措施,如止付、冻结等。
如果您不能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告,您可以通过国内近亲及时报告,并向报告中心的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寻求帮助,或致电110后协助转移反欺诈中心。